服务过程


    他的成绩分数不是特别高,托福105,SAT I一开始考得不理想,最后一次考到了2140,他的SATⅡ还不错,数学和物理都是满分,化学离满分只差20。


    他的平时成绩还可以,但是也不是那种尖子生,社会活动很少很少,连志愿者活动也参加得很少。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北京华通留学的专家们觉得应该可以申请到排名三十几到四十几的学校。另外,像前三十的学校只能说搏一搏,不能说一定可以中选。


    他的情况看上去没有优势,文书方面我们需要不断的沟通,发掘属于他的故事,这个事情要能够展现他的独特性,能够让他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他出生在呼伦贝尔,我们也从这个地方找到了申请的头绪。


呼伦贝尔


    他在呼伦贝尔独立完成了一个为期六年的草原沙化报告。他出生在呼伦贝尔,从中学开始,他就会每年回到草原过暑假。当看到昔日的沃野不断被风沙侵蚀沦为荒漠时,他的心被刺痛了。他决定去了解事情背后的缘由,他想去做一个调查。


    于是,他从身边亲朋好友的牧场开始入手,每年定期统计牧场的载畜量、调查局部土壤的沙化情况,再联系影响区域环境的地理条件,探究草原荒漠化的成因及恶化速度。


    在高三的那一年,他完成了这个调查报告。这个报告从地质构造、气象系统、牲畜蓄养、人为因素、经济发展等角度对呼伦贝尔草原的荒漠化做了很透彻的分析,从沙化的加剧对北方局域气候造成的影响、对北京造成的影响等方面都做了系统的阐述和严密的论证。


    虽然最后没有发表,但是他能够独立完成一个为期六年的调查报告,已经很好的证明了自己调查分析的能力。这意味着,他具备那种在某个领域持之以恒的做研究,并且不断突破的能力。


物理


    因为母亲在北大教书,所以他从小就受到环境的熏陶,对学术性的东西很感兴趣,特别是对物理很感兴趣。由于母亲的缘故,他能够有更多的视角去看待事物,有更便利的条件去接触前沿学科。他有一些相对更便利的条件可以参加一些实验室的物理研究工作。


    由于他对物理的痴迷以及实验室的研究经验,他在高中阶段就已经在权威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关于石墨烯结构的论文。这是一个比较前沿的主题,虽然他的署名是排在最后的位置,但是这对一个高中生来说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我问他,你想念什么方向的物理?他说,最感兴趣的是传统物理。他说自己很早就已经读了牛顿的相关书籍,他对于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印象很深。那是一本比较偏数学的书,这里面主要阐述了牛顿三定律。我们打算从这个物理的角度上去做他的文书,从新的角度撰写这个申请文案。


蒙太奇


    文书中以家庭背景开始,从牛顿的三定律引申出对人生的哲学观,最终以他做的事情来印证这个定律和他的志向。


    牛顿第一定律说的是惯性,惯性意味着做事情需要保持不变、始终如一的坚持,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这样的态度,有了日积月累的惯性才会有无限可能的未来。比如:他对呼伦贝尔草原的关注、持续的调查和分析让他最终独立完成了自己的分析报告,这份报告见证了他的惯性,也让人看到他做事情的潜力。


    第二定律说的是重力加速度,这种加速度相当于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这样就会想要去更快、更专注的完成事情。他小的时候,妈妈就会给他一些小任务去完成,这些任务的难度系数随着他知识面的拓宽而不断升级,他也因此得到了更多角度的思考和能力。


    第三定律说的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们总会面对很多困难,但是如果去努力克服它、弱化它,就会有解决的一天,如果总是去放大问题,弱化自己,那么这个问题对人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大。一个积极应对困难的人,最终会获得成功。


    他很小的时候,曾经在德国念过一年小学,一开始他听不懂德语,觉得很孤单、很失落,有一个德国同学帮助他度过了那段日子,他学会了感恩。在后来的日子里,他更加主动的去对待身边的人,常常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他的文书带有一些蒙太奇的手法,是从一个物理学定律去串联起他身上发生的点滴小事,最终形成一个极具即视感的成长画面。


    这种类似剧本式的文书,让他拿到了最好的的申请结果:前20的学校,他中了4所,华盛顿圣路易斯、UCLA、莱斯,甚至芝加哥大学也把他放到了waiting list。后来,他母亲说,他拿到的结果是他们那年学校里最好的。


    这让他有点不知所措,因为一开始谁也没有料到会被前20的学校录取,最初定位只是在30左右。这些学校都很好,在决定去念哪一所的时候,他想听听我的建议。


    我说伯克利是首选,因为那里的排名是全美前三。学物理的人,一般都不会只念完本科就结束了,绝大多数都是想申请更高一级学位的,如果四年之后你要申请硕博,这所学校也是首选,而且你可以在本科的时候就去和教授做研究,和学校教授有一个很好的互动,建立学术上的信任,这对日后的硕博推荐来说是很有优势的。最终,他采纳了我的建议,去了伯克利。


后记


    他的成绩并不是特别优秀,却拿了最好的结果,因为他文书中关于活动部分的描述堪称无懈可击。


    很多中国学生觉得只要可以进一个排名前30的学校就万事大吉了,事实上,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美国的学校需要一个有潜力的学生,能够为学校带来声誉和荣耀的学生,他们在决定是否录取一个学生的时候,就会想:如果你以我为基础和起点,我将来会给你带来什么?你在未来可以给我带来什么?如果,你来了就是以我为终点,那我就不会要你。相比一个已经定型的学生,他们更倾向于录取一个有潜能的申请者,因为他将在未来可能做到任何事情,成为任何人。


录取结果

华盛顿圣路易斯;


加州伯克利;


莱斯;


芝加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