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过程
《日本新华侨报》:您好,魏巍同学,您的名字让我想起了我们都学过的课文《谁是超可爱的人》的作者。
魏巍:呵呵,对,我和他同名同姓,这个名字也给我增加了不少知名度。
《日本新华侨报》:您不是北京人,但说起话来北京口音非常浓,以至于我一直都以为您是北京人。您在北京待了多长时间?
魏巍:连上学带工作,前后在北京呆了七年。
《日本新华侨报》:首先请您说一说,您大学的专业是电子信息,为什么找工作会选中一个战略咨询公司呢?
魏巍:因为我对自己的专业有点不满意,上到四年级,就不太想在电子信息这个专业里发展了。当时对经济非常感兴趣,也结交了不少学经济的朋友,还带过经济学专业大三学弟们的社会实践。当时就有转到经济专业的想法,还参加了经济学研究生的考试,不过很遗憾,落榜了。但也是机缘巧合,经过一个朋友的介绍,我进了一家战略咨询公司工作。
《日本新华侨报》:您当时在这家公司主要做什么工作呢?
魏巍:刚进去的时候我做的是分析员。这是一个行业术语,主要是进行后台的工作。比如说收集客户所在行业的基本知识和情报、预测这个行业在今后几年的发展趋势、为直接面对客户的前台工作人员提供支援等等。随着经验的增长,我也被调到前台,主要负责和客户的沟通。之后,我还带着几个新人成立了一个小组,又做管理又面对客户。
《日本新华侨报》:看来您在公司里也有一定的地位了。一共工作了几年?
魏巍:工作了两年多。
《日本新华侨报》:那是什么事情让您放弃工作来日本留学呢?
魏巍:还是和我们的工作内容有些关系,不知道您了不了解我们这个行业,在工作当中,我们接触的都是公司的管理人员,因为我们要根据管理人员的思想来为公司制订战略计划。在接触他们的过程中我发现,如果想在公司发展,有一段留学的经历、一张海外名校的文凭非常必要。久而久之,我萌生了再去读书的念头。当时有两个想法,一个是去海外留学,另一个是再工作一段时间,在中国国内读MBA。
很巧,我的亲戚正在办海外留学手续,我陪她去咨询。中介说我的条件很好,很有希望申请到东京大学的研究生。我当时觉得,如果能直接去东京大学这样的世界名校读书,是一个很不错的机会,就抱着尝试的态度申请了一下,没想到真的成功了,于是我就用这个机会来到日本留学了。
《日本新华侨报》:当时来的时候您会日语么?
魏巍:学了一点,不过不是太用心,可以说是约等于零基础。
《日本新华侨报》:那在日本学习和生活没有问题么?
魏巍:刚开始我都是用英语交流。东京还算是比较国际化的城市,日本人虽然英语发音不好,但是英语的普及程度还是要比中国国内高很多。在餐厅里点菜或者是在超市里买东西这类不太复杂的英语,他们是能听懂的。过了一段时间,自己也渐渐能说一点日语了,就开始试着用日语交流,所以问题不大。
《日本新华侨报》:现在也主要是用英语交流么?
魏巍:主要交流还是用英语,因为在研究室里搞学术,用英语是没有问题的,我的英语也不错。在日本很多场合,与其说一口蹩脚的日语,倒不如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会更让日本人刮目相看。所以大多数时候我还是说英语,不过这也导致我的日语一直停步不前,虽然比起刚来的时候好了不少。
《日本新华侨报》:到了日本以后,你对日本的认识和在中国时对它的认识有差异么?
魏巍:有一些,比如说在来之前一直听说日本环境非常好,到了日本以后才知道环境到底有多好,确实让我震惊了一下。文化倒是让我觉得很有认同感,因为日本文化在中国国内传播得也很广泛,通过日剧、小说等途径我已经了解了不少,到了日本眼见为实,反而感觉没有什么差异。
《日本新华侨报》:您是4月来日本东京大学读研究生的,在东大研究生阶段主要做一些什么事情呢?
魏巍:我的研究生阶段主要做三件事:(1)象征性地参与研究室里的一些研究;(2)熟悉研究室里的各个研究课题,为之后的学习选一个研究方向;(3)准备8月份的大学院考试——这是超主要的任务。
《日本新华侨报》:这么说,您在研究室里一直在准备8月份的大学院入试,当然,现在我知道您很顺利地通过了8月份的大学院考试。您能评价一下考试难度如何么?
魏巍:别的大学院考试我不太清楚,我只能说说我们情报理工学研究科的考试。一开始我以为考试会很难,研究室给我指定的指导员是个韩国人,他也告诉我考试非常难,他复习了很长时间,考了两次才过。这让我很紧张,4月份刚到日本,就开始一心准备大学院考试,生怕考不过。
但是我复习了一两个月之后,觉得已经复习完了,题目也都会做了。剩下的两个月时间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捧着书本觉得没有什么可以看的,放下书又想起指导员的话,所以那段时间比较纠结。从超后的结果来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用一两个月的时间复习足够了。
《日本新华侨报》:我想这个应该因人而异,毕竟您是中国超优秀的大学出来的学生,学习能力肯定是没话说,也不能就说考试很简单。考试涉及什么范围的题?
魏巍:一个是英语,需要托福成绩或者参加东大学校内部的模拟托福考试。再一个是数学,涉及高等代数的几个方面,比如矩阵和行列、微积分、概率和级数等等。超后就是电子电路分析、计算机原理等专业知识,从六道题里选三道做。对我来说超大的问题在数学,毕业之后工作了两年,数学放得太久,再拿起来是需要花时间的,英语和专业知识都不太难。
《日本新华侨报》:之前您说您的日语并不好,考试没有关系么?
魏巍:考试的时候可以选择英语卷或日语卷,我选择的是英语卷,所以没有任何问题。
《日本新华侨报》:你们这个研究科有多少人参加考试,超终有多少人通过?
魏巍:具体数据我不知道,大概有两三百人参加考试,合格了将近60%。
《日本新华侨报》:东大情报理工学研究科合格率这么高么?
魏巍:是的,主要是因为东大该专业的学生到了大四大多会参加院试,他们的实力很强,基本都能考上,落掉的主要是外校学生和留学生。
《日本新华侨报》:上了大学院之后您主要做什么呢?
魏巍:大学院生首先要修满学分,我的超好学年有8个必修单位,需要自己去上课修完。此外就是熟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基础知识。我研究的是无线能量传输,这是一个很新的课题,能找到的文献很少,所以更要细心搜索,找到就要好好读读。
《日本新华侨报》:我想请您比较一下清华大学和东京大学,二者分别为中国和日本超好的大学,它们在学习气氛、人际关系、研究内容上有什么不同么?
魏巍:个人觉得在学习气氛上两个学校不相上下,学生都很优秀,也都很好学,只是体现方式不同。中国的大学是集中住宿制,所以它的学习气氛体现在下课了大家要抢地方上晚自习,在宿舍里完成作业等等。但日本的大学是走读制,上完课后学生们都走光了,想找个教室看书都很困难。所以日本大学的学习气氛在上自习、写作业方面是体现不出来的,但在研究室里的日本学生都是非常刻苦、非常认真的。
从研究内容上来说,日本学生在学部阶段比中国学生接触了更多的高等试验,在某方面比中国学生强,所以日本学生进入研究室之后可以立即进行一些高端的研究,中国学生在这方面要差一些。我可以说,在很多高端试验上,东京大学是比清华强的。
从人际关系上说,中国国内的大学让我体会超深的就是宿舍生活。大家吃、住在一起四年,关系都很铁,很多都是一生的好朋友。这一点日本的大学就不行了,虽然表面上大家关系都不错,但很少有像在中国国内宿舍里那样的好朋友。
《日本新华侨报》: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日本的大学院一般前期修学分,大一的下半年就要开始就职活动,到了第二年就忙毕业论文。你们大学院也是这样么?
魏巍:您说的是一般文科大学院的情况,理科大学院有点不同。理科的研究工作非常重,一般不能像文科那样很早就准备就职。很多学生甚至到了毕业前几个月都还在热情高涨地搞研究。相对文科来说,理科就职有推荐制度,就职也更本分、简单一些,只要不是太挑剔,一般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
《日本新华侨报》:我想问问您生活上的问题,您在日本打过工么?
魏巍:基本没有。我到日本一年多,刚开始主要是为了准备大学院考试,没考虑过要打工。现在,我在一个塾里当老师,这也算是我的超好份工作。大学院研究很忙,一般人都没有精力再去打工,我了解的其他大学院的留学生就算是打工,也大都是集中在周末。
《日本新华侨报》:我也知道东大大学院很辛苦,可能没有什么时间打工,但奖学金也比较丰厚吧?
魏巍:比一般学校是多一些。但一般来说,私费留学生进入东京大学以后再申请奖学金会困难一些,反倒是在将要进入东京大学之前申请会更容易。
《日本新华侨报》:您大学院毕业之后有什么打算么?
魏巍:我想继续读博士,当然,也许不一定会在日本,也考虑是不是去美国念博士。博士念完我会就职,去一些诸如谷歌、微软、苹果之类的专业对口公司。不过我并不想再从事研究工作,我并不是一个能专心搞研究的人,我比较喜欢和人交流,所以想尽量往管理的职位上转。当然,这毕竟是我现在的想法,以后究竟会怎样,我也并没有定型。